4月25日,掌舵天猫总裁50多天后,“85后”蒋凡对外公布了2019年天猫核心战略,包括新客战略、新品战略和旗舰店升级战略。
与此同时,他宣布,天猫未来三年交易规模将翻一番。阿里巴巴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这个目标是全年交易额达到4万亿元。
达成目标,年复合增长率需超过26%
如果要达成蒋凡的目标,天猫未来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需要达到26%以上。
而电商发展到现阶段,整个行业的增长率已经进入下行区间。易观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后,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增速起伏不定,2018年第二季度后直线下滑。与2015年第四季度41.9%的增速相比,2018年第四季度增速已降至28.4%。
具体到天猫,阿里巴巴历年财报显示,天猫全年交易额增速下降也很明显,与2013财年123.9%的增幅相比,2017财年交易额增幅仅有28.8%,2018财年为36.2%。
对于达成目标的方式,蒋凡表示,天猫继续加强新品战略。具体来说,未来三年,天猫要帮助国内外品牌发布超过1亿款新品,同时还要孵化出100个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新品牌。
在用户侧,蒋凡则表示,过去一年天猫买家数增加超过1亿,未来三年还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阿里巴巴并未公布天猫目前的买家总数。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阿里中国零售业务年度活跃买家为6.36亿,包括淘宝和天猫。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天猫的买家数量还有多大增长空间尚待观察。
天猫在移动端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2019年3月,天猫移动端月活用户仅为4621万,远低于京东的2.27亿,而京东还有微信小程序的8349万月活,累计约3.1亿。阿里系月活超过京东的是淘宝,其月活为5.78亿。
蒋凡接管天猫,要做的是将战略执行下去
就在几天前,阿里巴巴曾宣布,将手机淘宝首页的天猫入口变更为天猫新品入口,而淘宝是蒋凡的“自留地”。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天猫的新品战略是年初制定的,并非蒋凡推动。也就是说,3月6日,蒋凡接管天猫后,其所要做的就是将战略执行下去。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战略变化是很普遍的事情。2018年双11刚结束,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就动手调整阿里巴巴的组织架构,其中天猫升级为“大天猫”,一分为三,分别是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和天猫进口事业群。
当时,张勇对天猫事业群的要求是,帮助全球品牌商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的主阵地。但这一说法并不新鲜,2018年9月的阿里巴巴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张勇就已经将天猫跳出了服务于品牌商和消费者的线上交易市场的定位。
尽管早年淘宝的定位为C2C平台,与天猫区隔。但随着淘宝卖家逐步职业化,淘宝平台早已不再只是单纯的C2C。2018年淘宝商家大会上,蒋凡曾表示,淘宝将从规则、产品、商家工具、平台治理四个方面优化平台,以降低商家经营成本,改善商家营商环境。
反观天猫过去两年的调整,战略大于产品本身。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五个“新”,尤其是新零售之后,天猫就成了落地这一战略的平台。因此,这轮调整实际上是落实2019年3月6日集团宣布升级消费者运营策略和提升企业服务能力的计划。
对天猫所关注的品牌商而言,发布新品是吸引新用户的重要举措,而参与新品孵化,有望从产业链源头就与品牌合作,把商家留在阿里体系内。
易观报告称,当90后甚至00后登上网购主力的舞台时,他们新的想法、新的思维必将催生出更多新的个性化需求,而这些未被现有商品所满足的新需求背后,其实蕴藏了潜力巨大的消费能力,谁适时地把握住了他们,谁就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新京报记者 梁辰 编辑 赵泽 王进雨 校对 贾宁